2017年6月23至29号,按照民建山东省委的学习安排计划,我有幸和山东省直及各地市民建的领导同赴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及黑龙江大庆干部管理学院参加本次专题培训班,收获良多,感慨万千!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内容涵盖丰富,我们参观了保存有近千年历史遗存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展示上世纪6、70年代北大荒拓展硕果的北大荒博物馆,弘扬大庆精神的“铁人纪念馆”“中四队纪念馆”等,充分感受到悠悠历史的绵亘无常和革命群众改天换地的智慧和勤奋。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和东北烈士纪念馆、抗联纪念馆则对心灵产生了强烈冲击。国力贫弱时代,老百姓只能用血来为自己换取少得可怜的生存资源,用生命来为其他人换取一线生机!那些英勇牺牲的革命志士,这些真正的民族精英、民族脊梁,他们牺牲时只有三、四十岁,甚至十几、二十几岁,无论身受残酷刑讯,还是面对黑洞洞枪口和带血大刀,竟然都能为了心中那份执着信念毫不动摇。我们今日所享受的富裕繁华、悠然从容的生活可都是建构在这些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浇筑的基石上啊!如果他们有幸活到今天,又能为建设新中国和发展今日之中国奉献多少聪明才智和汗水心血呢?可惜生命没有假如!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精神信念长存天地间,永刻丹青上!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用“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来赞赏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赞叹他们不仅具有冲锋陷阵的气概,更有誓死不屈的精神。他们虽身体消失但精神未灭,生为人中杰,死亦做鬼雄!这些赞誉更容易让人想到他们都是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谁说宋代后中国人缺少勇毅文化培养出的弘毅品格,而只有安静文化濡染出的逆来顺受,文弱谦卑、没有血性?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等人哪个不是‘以血溅轩辕,豪气冲云天’的男儿代表?他们的英勇时隔几十年仍然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从中小学的课本中,从影视剧中我们无数次认识他们,但现实中的惨烈好像用数字才能更好的说明。抗联队伍只有3万多人,在装备落后、天寒地冻、缺粮少衣的6年时间里与日伪军作战10万余次,到战争结束时仅余1000多人。让人如何能不由衷赞美他们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呢?
而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些略显单薄但同样坚毅的身影,自始至终,和他们并肩战斗、拼搏。无论是乱世中的浴血拼杀还是和平年代里为国默默奉献,她们虽身柔弱但心绝不懦弱。从赵一曼到精心策划协助她逃跑的普通护士韩勇义;从宁死不屈奋勇投江的八位女战士到为了保存革命队伍不得不狠心放弃襁褓中女儿的革命妈妈;从奋战于大庆油田的钻井平台到挺进北大荒的铁姑娘,再到今日工作于平凡岗位的每一位既普通又不平庸的女性……她们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尽心尽力做事,为国为民尽忠,“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天下谁能主沉浮,我愿为国身先死”,赵一曼的诗句道出那些和她一样虽身为女流却胸怀天下,拥有宏远志向的巾帼英雄们何曾弱于须眉?只是她们不幸生于乱世,不仅无法安享平静稳定,还要舍弃生命和怀抱里的婴孩,一身的抱负和才华尽付在刀光血影中。
在北大荒博物馆、大庆博物馆我们同样看到奋勇投身于开创新天地大潮中的时代女性,她们和男性一样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但同样毫无怨言而是满怀激情为自己身为开拓者中的一员而自豪。在图片展中我还看到后来成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的敬一丹,著名作家张抗抗等笑容灿烂的照片,艰苦条件的磨砺不仅没有摧毁她们的意志反而为她们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生于乱世、弱国何其哀也!生逢盛世又是何其幸也!作为有幸生于这个兴盛时代的新女性又当如何砥砺前行,无愧于时代赋予的机遇来为国家的复兴大业贡献一己之力呢?毫无疑问,各个年龄阶段的当代女性正在变得越来越优秀,各层次各领域的优秀女性也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首脑,科学家、商界精英、艺术家……这既是每个女性个人能力所使,也是时代赋予她们的机遇。相较于这些出众的女性,大部分女性都只是拥有一份普通工作,过安稳日子。那么安心于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就是我们的应尽义务。我们在享受时代赐予的美好,也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把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初心汇入助力祖国复兴大业的宏图中,与祖国的振兴同步前行!
注释1:“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撎(yi)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zhi)四马,援玉枹(fu)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注释2:“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为何分外差?天下谁能主沉浮,我愿为国身先死。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滨江述怀》